轻奢家具|明清家具独特的魅力
轻奢家具|明清家具独特的魅力中国的明清家具,即于明代、清代制作的家具,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明清家具因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已成为两个独立的家具风格流派,后人纷纷仿制,即是明式、清式家具。一个著名的说法是:把西洋家具放在中式的建筑中会显得很不匹配,但如果把中国的明清式家具摆在西式风格的居室里却显得异常地协调。目前,在北京、上海、澳门等地都有一定规模的明清式家具市场。特别在澳门,有著名的明清家具一条街,以仿制的明清式家具而闻名。许多欧美人士不远万里来到澳门选购家具,托运回国以装点自己的居室。其实仿制的明式、清式家具也并不便宜。但如果是真正的传世真品的话,几百万一把椅子恐怕也不为希奇。家具是木头作的,并不同于珍珠、翡翠那样有永久保存的特性;家具的最初的、根本的目的是在于使用而不是观赏;况且明清两代距今年代并不算太久远;所以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明清家具有这样大的魅力,使得它令人们如此着迷,和中国古代的瓷器、玉器、字画等一样成为世界文物市场的抢手货呢.为什么在有着悠久、深厚的家具制造传统的西方,人们偏偏对中国的明清家具风格(主要是明式家具)情有独钟,而且它特别备受知识阶层的宠爱呢。
中国的明清家具,准确地说,是中国明清时期宫廷和富贵人家的家具。它的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在于制作的材质。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标志着中国近代远洋贸易的开端。从此,中国的皇室和高官贵族开始大量地从南洋购入优质的硬木作为家具的用材。所谓硬木,又称细木,材质坚硬,密度大,多沉水,容易保存,以黄花梨、紫檀、红木为主。明代多用花梨,清代多用紫檀、红木。这些贵重的木材,质地坚实细密,花纹清晰美丽,色泽深纯雅洁。
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从来就充满了唯美的、理想主义的色彩。古人说:“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还说:“何氏之壁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甚美。”由于木质坚硬、花纹美丽,所以明清的硬木家具大都是不上漆,不上色,以天然面目示人,经几百年的使用和流传,大都在表面呈现出一种自然光泽的协调、沉静的肌理质感,而且手感特别柔和,俗称“喷浆”或“包浆亮”。这一特点,在世界家具的古今历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明清家具除在用材上有共同点外,在设计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明式家具的特点,在于它的文人气质。所谓文人气质,即文人对家具设计的直接参与,使明式家具附带上了浓厚的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我们从现存的明代史料可以发现,明代大量文人热衷于家具的研究和设计,这是历代所不及的。曹明仲著有《格物要论》,文震亨著有《长物志》,高濂著有《遵生八笺》,谷应泰著有《博物要览》,不是在家具的尺寸和形制,而是在家具的风格和审美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著名的江南才子唐寅,在他临摹的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增加了许多原画并不存在的家具,展示了他的家具设计才华。在明末出身于“簪缨世族”、“冠冕吴趋”的贵胄子弟文震亨写的《长物志》中,对家具风格的“古朴”、“精雅”、“天然”、“高逸”都有着详尽的论述。论及方桌时说:“须取极方大古朴,列坐可十数人,以供展玩书画。”在论及榻时又说:“古人制几榻,虽长短广狭不齐,置之斋室,必古雅可爱。……今人制作,徒取雕绘文饰,以悦俗眼,而古制荡然,令人慨叹实深。”,“坐卧依凭,无不便适,燕衔之瑕,以之展经史,阅书画,陈鼎彝,…何施不可。”论及书橱说:“藏书橱须可容万卷,愈阔愈古”。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文人对家具设计的热衷,既是出于审美的爱好,也是出于实际使用的需要。
我们看到的现存明式家具珍品,不论是桌案椅凳,还是箱橱床榻,都突出地表现为造型简练,不刻意装饰,充分显现木材纹理的自然美。这种特点,迥异于工匠的巧俗雕琢,散发着强烈的文人气息。
清式家具,是指清代雍正、乾隆以后制作的硬木家具。它一翻明式家具简明、古朴、清雅、文秀的“书卷气”,代之以豪华、富丽、繁缛的“富贵气派”。